邮马论坛第二十八讲《思政课的问题教学法》圆满举办

   2023年12月12日下午13:30-15:30,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沙河校区S2-113会议室,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了“邮马论坛”第二十八讲,邀请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务中副教授作题为《思政课的问题教学法》的讲座。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齐英艳教授主持本次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部分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齐英艳教授对冯务中老师出席本次“邮马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冯务中老师现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负责人,兼任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团成员、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理论导师、巴黎奥运会米兰冬奥会备战周期国家队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团成员等。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主要获奖有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清华大学第五届“我最喜爱的教师”、首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2017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最美教师、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等。

   冯务中老师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思政课的问题教学法”作了精彩报告。

   一是何谓“问题教学法”?冯老师指出,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解答和阐述疑难问题和学生疑惑”为主体而非补充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要将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蕴含的“知识”转化为教学体系的“问题”。思政课要努力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深化对知识价值的理解。

   二是问题从何而来?冯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指出,教学的问题可以通过统编教材和课件中提炼、向同行们学习、在学生中征集、在网络上发现、反思自我之困等途径发现。接着,冯老师结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其对立面”“如何看待网上的说法”“新时代的界定”“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等具体理论点的讲授指出,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化名为实、在不疑处有疑、化“熟知”为“真知”、在比较中发现问题、通过对立面理解问题,要点就是要找出对立面、说出潜台词、加强针对性、讲解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冯老师还向在场的青年教师介绍了综合运用“四种讲法”、营造“有我之境”、坚持“鱼渔并授”、坚持“史论结合”、适度引经据典、适当融入文艺元素、坚持“导客为主”、注重师生互动等十种教学方法。

   三是从根本上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针对思政课运用问题教学法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冯老师基于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六要”、课程的“八个统一”指出,要在思政课中达到即时的实效性、结课时的实效性、长期的实效性,就要努力做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关于具体的实践路径,冯老师结合自身实际,跟在场的青年教师分享了十条经验:第一,遵循学生学习的根本规律。教师要讲新的、不要老生常谈,讲真的、不要做无用功,讲深的、不要浮光掠影,讲相关的、不要漫无边际,适度地讲、不浪费学生的精力。第二,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主体际关系,获得学生信任。第三,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尊重、佩服、亲近。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爱教学、爱学生,在为人为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改进。第四,力争做到“六个有”。教学要有内容、有形式、有逻辑、有情感、有立场、有反思。第五,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通知、动员、布置等工作,课中要做好讲授、互动、反馈等工作,课后要做好试卷、成绩、复议等相关工作,教学课件要有干货和逻辑,有案例和故事,有数据和论据,有图表和视频。第六,聚焦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能,实现所教、所研、所说、所思、所爱的统一,提升工作效率。第七,提高教学水平的“七个一”。通过读一本教育学的书籍、观摩一门优质课程、观看一遍自己的课程回放、参加一次高标准课程设计、参加一次教学研讨、组织一次课内学生座谈、参加一次学生活动等提升教学水平。第八,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教师通过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等方面,不断深入理解教学规律。第九,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单位关系、家庭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关系,以便集中精力。第十,终身学习。教师要理解思政课的特殊性,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讲座结束后,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全喜向冯务中老师表示了衷心感谢。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天讲座的主题特别好,探讨思政课中的问题教学法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加强对教材理论体系、学科重大问题、社会重大现实、学生群体特征、教学手段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