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陈大文教授做客“邮马论坛”第三十讲

   2023年12月18日上午10:00-11:30,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大文教授做客“邮马论坛”第三十讲,作了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化阐释”的学术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等参加了本次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晔教授主持论坛。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晔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陈大文是同济大学长聘特聘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以来,长期参与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组织的决策咨询、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材审查、教师培训、国情调研和工作督查等。入选首批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全国高校思政课”精彩一门课”负责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陈大文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基础文献,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论坛上发表的关于法治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最新文章以及“十四五”期间的“一规划、两纲要”等。

   陈大文教授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全面依法治国。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十一个坚持”。我们要从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六个方面整体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

   陈大文教授指出,“法治道路”“法治体系”和“法治中国”是全面依法治国语境中的高频词,关于这些问题的深刻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整体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历史、现实和法治成就等多维度阐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首要问题。着重阐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从“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两方面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了如何统筹处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属性等维度,阐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从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体政体不动摇,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两个方面阐明如何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首要任务。着重阐明如何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 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以《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为依据,阐明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目标;从三个方面着重阐明法治中国建设的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依据,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和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四个方面着重阐明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主要任务)。

   周晔院长给予高度总结,陈大文教授从基础文献着手,引出三大部分:法治道路、法治体系和法治中国,充分体现了大文老师严谨的治学风范和严密的逻辑关系,给我们澄清了诸多概念及说法,陈大文教授从2021年5月邮马论坛第十四讲到今天邮马论坛第三十讲,跨越两年半时光,思想越加深邃,让我们对陈大文教授的再次光临表示由衷地感谢。

   邮马论坛第三十讲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会场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