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科研项目申报(第四轮)辅导会

发布时间:2024-05-07 16:58  浏览:628次

   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能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切实助力学院落实学校“123上台阶计划”,2024年5月6日18:30-21:0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沙河校区119会议室举办了科研项目申报(第四轮)辅导会,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就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进行了专题辅导。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全喜教授主持了本次辅导会。经过前期培训和动员,报名2024年度申报国社科项目的教师将近20人。为充分提高学院教师与专家“一对一”交流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将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辅导会分为2批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7位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第一批国社科项目申报交流会。

   辅导会伊始,李全喜副院长隆重介绍了张云飞教授的学术科研成果,并对张云飞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张云飞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兼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含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项目4项(含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项目、特别委托项目等多项。在境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38部,其他媒体发文50余篇。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

   张云飞教授首先就7位参与交流老师申报书的共性问题从五个方面作了交流指导。第一,对申报书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文献综述的撰写不要泛泛而谈,要围绕选题,拔高理论高度,把握理论前沿性。第二,提高研究内容提纲的科学性。提纲的书写要具有系统性、全面性,但又不要过于繁琐零碎,要以点盖面,具有条理性和清晰感。第三,处理好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的关系。明确研究目标,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研究思路应该以问题为中心展开逻辑论述,可呈现技术路线图表,路线图的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第四,参考文献的选择。选择参考文献要具有权威性,并体现学科特点。第五,注重创新点的撰写,避免出现浮于表面,要深入创新。随后,张云飞教授针对老师们的项目申报书进行了“一对一”指导,指出了申报书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交流会最后,李全喜副院长再次感谢张云飞教授的耐心指导。李全喜副院长指出张云飞教授的指导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给予7位参会老师提供了项目申报的真知灼见,进一步提升了参会教师科研项目申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各位参会的老师纷纷表示会结合张云飞教授的建议再次认真修改申报书。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科研项目申报(第四轮)辅导会在老师们的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褚彤

摄影:褚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