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彰显学术之光——我院三名青年教师分别在《人民日报》发文,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在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决赛中斩获“笃行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2022年6月7日,我院青年教师崔华滨在《人民日报》第05版发表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新论)》一文,文章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此文学术界反响热烈,彰显了我院教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人民日报》第05版版面

20225月,我院青年教师孔娜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专著《批判与启蒙》,本书以《天义·衡报》为文本依据,以无政府主义为主轴,研究《天义·衡报》无政府主义与国粹主义、女权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勾勒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图式,解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方式,进而把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复杂图景。本书对于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力和战斗力,具有广泛影响,再次彰显出邮马人的学术担当与强烈的理论批判精神。

 

《批判与启蒙》封面

2022529日,邮马思政教师苏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内容为理论依托,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第九届提案中国•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并提交作品《关于加速建立影视作品分级制度的提案》。最终,在我院思政课教师苏娜的指导下,人文学院学生在本届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决赛中脱颖而出斩获"笃行奖"

 

"笃行奖"获奖名单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在时代的新舞台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科研学术为先导,把握时代脉搏,推动全院整体学术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我院将持续积极营造优良的科研学术氛围,树立新目标,筹谋新举措,再创新佳绩。

 

 

附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新论)》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由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29家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文物展览,以时间为序,以文物为载体,在“源”“流”“汇”三个单元中,呈现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融汇成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浩荡洪流。这是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缩影,它生动地告诉人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大势,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譬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观念的有益养分;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折射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革新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映照出“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这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内在契合性。我们党深刻把握这种内在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展望未来,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这就要讲清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的沃土中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让人们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附2:《批判与启蒙》全文梗概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各种社会思潮相继涌入。无政府主义作为拯救民族危亡的一种尝试,一度成为众多思潮的主奏曲。其中尤以刘师培、何震夫妇影响较大。二人以《天义·衡报》为中心,构建了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主阵地,系统阐述了无政府主义的理论主张,逐步形成了“天义派”这一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组织。

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天义·衡报》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过程中,与其他思潮产生了联系,从而导致了无政府主义的“中国式”特点。一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主张世界大同的同时,不忘民族文化的保存,呈现出国粹主义的理论底色;二是从男女两性出发,展开对于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呈现出女权主义的时代特色;三是由于日本无政府主义者的影响,该报译介了部分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理论,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亮色。

本书以《天义·衡报》为文本依据,以无政府主义为主轴,研究《天义·衡报》无政府主义与国粹主义、女权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试图通过这一研究,勾勒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图式,解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方式,进而把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复杂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