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第六场研讨会

2017年12月6日下午1点30分,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明光楼611会议室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第六场研讨会,学习主题是“聚焦‘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院长周晔教授主持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院长周晔教授认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为推进民生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与习近平的人生经历和知青岁月密不可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在“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等重大问题上更加清醒,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伟副教授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基于我国当下具体的国情、民情和党情而对“人及其主体性问题”进行破解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有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

莫茜教授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深刻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合理借鉴,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内涵丰富,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原则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思路是“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彭世畦老师认为,民生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的民生思想特点鲜明,民生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民生建设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有机统一,民生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高纪春副教授认为,在习近平系列讲话中,“美好生活”、“生活幸福”、“人民幸福”、“民生福祉”等词语出现频繁。民生问题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解决好这些问题,群众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才会更加拥护和支持党委政府。全面小康体现在覆盖人群的全面性,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决不能让一个人、一个地区掉队。

贺德智老师认为,民生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的“最终到达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强调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IMG_5189_副本.jpg